发布日期:2024-08-11 14:29 点击次数:121
深圳的中药冰淇淋店成为潮流打卡点,广州街头涌现药食同源热奶茶,还有不少人在网络分享在今年大热的“冰杯”中加入中药养生茶……当代“朋克养生”似乎有了新潮流。
就此,记者走访市场。多位专家提醒,中药茶饮变成冰饮或加入冰淇淋中,作用可能适得其反。对于爆火的“中药+”新式茶饮,选择时也要考虑药材配伍、个人体质,以及奶茶中糖分、添加剂等其他成分影响。而食品卫生法、广告法、药典等都有相关规定,“以方入茶”有风险。
市场:“中药+”火到茶饮界,中药奶茶成新打卡点
最近,“中药+”在新式茶饮领域掀起了一阵风,在社交软件某书里,随处可见网友分享自己在中药茶饮店的打卡感受。
记者以“中药奶茶”为关键词在某点评平台搜索发现,在广州地区,已经悄然涌现了十几家“中药茶饮店”,其主要卖点包括“不开方草本茶饮”“养生”“健康”;奶茶名字也突出一个诗情画意,如“碧钱冬衣”“津不换”……普遍做法则是将金银花、五指毛桃、罗汉果、荷叶、车前子等常见的药食同源原材料进行搭配,调配出各类养生茶。
在这些店中,也不乏原就有点“医药”或者“保健”背景的企业,如无限极推出的养生饮品,还有一些药企开设的凉茶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率先进入市场的是“1828王老吉”,这家由广药集团旗下广州王老吉餐饮管理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的线下新式茶饮体验店,也是广州地区最早一批将“中药凉茶”与“奶茶”业态相结合的品牌,早在2017年就在穗开出了首店。其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1828王老吉”在广州共有两家门店。
“现在我们的受众主要是年轻人,特别是20岁-35岁之间的群体,他们对健康养生的关注度较高,我们产品的价格区间也主要在15元-18元。”“1828王老吉”的相关负责人称,“门店主打品种是符合健康理念的草本新茶饮品,希望给顾客提供美味又健康且食用负担轻的饮品。”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中药奶茶的火爆出圈,近年来,店铺的整体销量也呈现显著增长。
中医:中药奶茶非年轻版药膳,不推荐作为养生首选
花式中药茶饮是否真能养生?中药奶茶能否成为年轻版“老广药膳”?
去年夏天兴起“藿香正气水+冰”的网红“消暑冰中式”时,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急诊科主任中医师曾靖就曾提醒公众,这种冰饮消暑方式有危险,不仅违反了藿香正气水对“生冷”的避忌,而且易损伤胃肠,或因刺激胃肠道导致痉挛,引发呕吐或腹泻。
“在茶饮中加入养生中药材,哪怕原本这款中药材有着消暑、清热、祛湿、健脾等功效,但和去年的‘中药冰美式’一样,一般都不推荐冰饮。”曾靖表示,中医学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因此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吃冰淇淋、喝冷饮,本身就违背了中医养生的大原则。哪怕是冰镇酸梅汤、冰镇绿豆汤这些酷暑时的清热消暑糖水,也因为性味偏寒凉,脾胃虚弱、阳虚的人群要注意严格控制摄入量。
那么中药奶茶若改为热饮,是否就能成为“朋克养生”的新担当?“通过体质辨识,选择适合自己的草本茶,这种做法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理念。”曾靖提醒,“不过很多人认为,中药奶茶就相当于新式老广药膳,这要注意有所区分。”
首先,即使是老广们熟悉的日常药膳食疗,选择时也要考虑时令和个人体质差异;其次,药膳一般选取的是药食同源的食药材而非中药材混搭,还要考虑食药材的配伍和剂量。而目前市面上的中药奶茶,在药物选择、搭配和剂量上,恐怕缺乏专业中医师的监控,也无法根据个人体质调整,所以市民要注意分辨选择;此外还要注意,奶茶加工制作时,为了口味丰富,常有各种添加剂成分,糖分、咖啡因等也常居高不下,因此不推荐作为长期养生保健的首选。
业界:“以方入茶”有风险,多个新茶饮品牌称“没涉及”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食品卫生法中明确规定,食品不得加入药物,除非是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食同源目录的物质。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林举择提醒,若未经专业中医师审定,像一些奶茶店宣传的直接“以方入茶”,往往容易将药材加入奶茶中在市面出售,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风险较大。
曾靖也通过采访提醒读者,中药有各种代茶饮,如乌梅汤、五花茶,但每一款茶饮都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因人而异,不能盲目跟风饮用,不可随意自制“医院同款”。
新茶饮品牌店也表示了对市场的谨慎。从药跨界到饮品相对容易,从饮品跨界到养生界则很难。记者采访多个新茶饮品牌,企业基本以“没涉及,并不清楚情况”为由进行了回复。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新茶饮企业想做这一品类比较困难,主要涉及资质问题。因为在养生上,难免谈及原材料的功效,容易引发争议,所以品牌企业都会谨慎。如果采用和中医院合作的方式推出产品,也属于短期行为。“普通新品宣传语都很小心。”该人士表示,“中药奶茶如果连功效都不能宣传,那品牌企业做就没任何意义。”